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沙其瑪


薩其馬是一種以雞蛋為主要原料的方形甜味糕點。有時也寫成「沙其馬」、「沙琪瑪」、「薩其馬」、「沙其瑪」或「薩齊馬」(「馬」字亦作「瑪」)等。
薩其馬源於滿洲,是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由滿族人引入北京後風行全中國,以其鬆軟香甜、入口即化的優點,贏得人們的喜愛。滿洲入關後,薩其馬在北京開始流行。薩琪瑪是當時重要的小吃。據《光緒順天府志》記載「賽利馬為喇嘛點心,今市肆為之,用面雜以果品,和糖及豬油蒸成,味極美。」道光二十八年的《馬神廟糖餅行行規碑》也寫道「乃旗民僧道所必用。喜筵桌張,凡冠婚喪祭而不可無」。當年北新橋的泰華齋餑餑鋪的薩琪瑪奶油味最重,它北鄰皇家寺廟雍和宮,那裡的喇嘛僧眾是泰華齋的第一主顧,作為佛前之供,用量很大。
時至今日,薩其馬作為滿族餑餑的美味,已經從北方傳遍了全中國。但當中熱量較高(脂肪含量約54%或一件約200卡路里)。縱然薩其馬味美可口,但仍應盡量少吃而為健康著想。
在香港,人們慣稱薩其馬為「馬仔」。由於賽馬賭博俗稱「賭馬仔」,因而有港人迷信指吃了薩其馬後,便可在賽馬賭博中獲勝。口感綿甜鬆軟,色澤金黃,甜而不膩,入口即化,味道香濃。

2013年5月3日 星期五

提拉米蘇

提拉米蘇,又可譯成堤拉米酥,為一種有名的義大利蛋糕,它是由泡過咖啡蘭姆酒的手指餅乾,加上一層馬斯卡彭起司蛋黃的混合物,然後再在蛋糕表面灑上一層可可粉而成。

這一甜點自1980年代中期走紅,今日,世界各地的各色高檔餐館都可能供應此甜點,而不為義式餐館所專供。它的配方中最具創新意義的是咖啡風味的起司奶蛋液,這一新口味亦為蛋糕、布丁等其它形式的冷熱甜點所吸收。

緣由 : 起源傳說在二戰時期,一個義大利士兵要出征了,可是家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愛他的妻子為了給他準備乾糧,把家裡剩下所有能吃的餅乾與食材包進這個糕點裡。
那個糕點就叫提拉米蘇。每當這個士兵在戰場上吃到提拉米蘇就會想起他的家,想起家中心愛的人。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黑森林蛋糕


黑森林蛋糕是一種鮮奶蛋糕,20世紀30年代起風行於德國,並逐漸成為全世界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蛋糕之一。黑森林蛋糕的主要成分有:脆
餅麵糰底托、鮮奶油、櫻桃酒、黑櫻桃和巧克力碎末。
德國南部有一處名為黑森林的旅遊勝地,盛產黑櫻桃。因此,當地的人會把過剩的黑櫻桃夾在巧克力蛋糕內,並塗上鮮奶油及灑上巧克力碎片,便製成了黑森林蛋糕。傳至其他地方時,由於沒有黑櫻桃,因此黑森林蛋糕亦省略了黑櫻桃,變成了巧克力蛋糕。
關於「黑森林蛋糕」名稱的來源,有著多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黑色的巧克力碎末讓人聯想到黑色的森林。另一種看法認為黑森林蛋糕的重要配料櫻桃酒(Kirschwasser)是黑森林的特產。還有一種看法則認為現今通常所見的黑森林蛋糕最初並非來源於黑森林,很有可能是因為蛋糕的樣子酷似黑森林地區的民族服飾而得名,黑色的巧克力碎末像黑色的外衣,白色的奶油像白色的襯衫,而奶油上的櫻桃則讓人聯想到黑森林所特有的白底紅珠的大絨球帽。
櫻桃、奶油和櫻桃酒的組合實際上很早就已經在黑森林南部出現了,但不是以蛋糕的形式,而是一種甜點,用煮熟的櫻桃拌著奶油,有時候也加些櫻桃酒。一種瑞士的蛋糕被認為可能是黑森林蛋糕的前身,它同黑森林蛋糕一樣配有薄麵餅底托、櫻桃、果仁和奶油,但沒有櫻桃酒。



馬卡龍

這個在台灣突然竄紅的精緻點心,被喻為時尚甜點的象徵,大家都以為馬卡龍是法式點心,或許是因為“Macaron”這個字是法文而來,若你看到拼音多了一個“O”──“Macaroon”可別說他錯,因為這是英文拼法。

但馬卡龍只是在法國被發揚光大,所以後世的我們都以為馬卡龍是法式甜點,據說,這種點心在8世紀時即出現在義大利,沒有動人的故事,只知道馬卡龍大多出現在高貴的宴客場所。
一枚漂亮的馬卡龍,表面光滑、無坑疤,在燈光照射下,還會泛著光澤,餅身的下緣還會因為烘烤出現一圈漂亮的蕾絲裙,這,才是完美的馬卡龍。

馬卡龍的口感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完全無法將外型與口感作聯想,當咬下口的剎那,有立刻被征服的感覺,是驚喜、還說不出為什麼,必須要回過神來,再咬一口,才有思緒可以思考,這連連而來的驚艷口感到底是什麼。

完美的馬卡龍,口感層次分明,首先入口的是很薄但卻非常酥脆的外殼,繼續是又軟又綿密還稍微帶點黏牙的內層,這樣外酥內軟的迷人滋味,不得不說,馬卡龍還真是別緻。

馬卡龍到底流傳多久?這個問題好難回答,不過流傳至今,或許各個地方所做出來的馬卡龍樣子有些不同,口味又豐富多變,但唯一不變的就是點心師傅的認真與用心,每個過程都得小心翼翼,而我們也才能吃到這美味無比的幸福滋味。